钣金加工折弯、压铆、焊接等一系列处理工艺知多少?以下介绍了钣金加工中折弯工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弯曲和弯曲的边缘不平整,大小不稳定。
原因:
1.设计过程不对压线和预弯曲进行安排。
2.没有足够的物料压力。
3.凸凹模圆角磨损不对称或弯曲时,受力不均匀。
4.高度过小。
对策:
1.压线或预弯曲工艺设计。
2.提高压料力。
3.凸凹模间隙均匀,圆角抛光。
4.高度尺寸不得小于最低极限尺寸。
问题二:工件折叠后,外壁有擦伤。
原因:
1.原料表面粗糙。
2.凸模弯曲半径过小。
3.弯折间隙过小。
对策:
1.改善凸凹模光性。
2.增加凸模的弯曲半径。
3.调节弯曲间隙。
问题三:在弯曲的角度上存在裂纹。
原因:
1.弯曲的内径太小。
2.材料纹向与弯曲曲线平行。
3.毛坯上有毛刺的一面。
4.不良的金属塑性。
对策:
1.增大凸模的弯曲半径。
2.更换落料排样。
3.将毛刺改在零件内。
4.退火或采用软材料。
问题四:压弯造成孔洞的变形。
理由:利用弹压弯制、孔位定位时,由于凹模及制件外表面的磨擦,导致弯臂外侧的定位孔发生变形。
对策:
1.采用形弯曲。
2.增加顶板压。
3.在顶料板上加麻格纹,以增加摩擦,防止在制件弯曲时发生滑动。
问题五:弯曲面挤压材料变薄。
原因:
1.凹模圆角过小。
2.凸凹模间隙太小。
对策:
1.增加凹模的圆角半径。
2.修正一个凸凹模隙。
问题六:制件端面凸出或不平整。
原因:材料外表面在弯曲时受到拉拔而产生收缩变形,而内面受压于圆周方向而发生伸长变形,因此沿弯曲方向的挠曲端面发生鼓起。
对策:
1.冲压最后阶段的凸模应具有足够的压力。
2.形成与零件外角相对应的凹模圆角半径。
3.改进工序。
问题七:凹模底部不平整。
原因:
1.材料本身不均匀。
2.顶板接触面小,或顶料力不足。
3.凹模中没有上料装置。
对策:
1.校平材料。
2.调整顶料装置,提高顶料力。
3.增加上料装置或修正。
4.添加成形工艺。
问题八:弯曲后部两侧对向的双孔轴心错位。
理由:材料反弹,弯曲角度的改变导致中心线错位。
对策:
1.添加校正步骤。
2.提高弯曲模结构的减小材料的回弹。
问题九:折弯后孔位的尺寸精度无法保证。
原因:
1.零件展开的尺寸不正确。
2.造成的材料反弹。
3.定位不稳定。
对策:
1.精确计算坯料尺寸。
2.添加校正工序或改善弯曲模成型结构。
3.改变工艺处理方法或增加工艺定位。
问题十:弯曲曲线和双孔中心的连接是不平行的。
理由:弯曲高度小于最小弯曲极限高度时,在弯曲部分产生外胀。
对策:
1.增大弯曲件的高度。
2.改进弯曲的加工方法。
问题十一:在弯曲后的宽度方向上发生变形,被弯曲的位置会发生弓变形。
因制件宽度方向拉深与收缩量不一致而产生扭曲和变形。
对策:
1.提高弯曲压力。
2.添加校正步骤。
3.保证材料的纹向和弯曲方向有一定的角度。
问题十二:带切割件向下弯曲。
理由:在切割过程中,两直边向左和右打开,制件底部发生变形。
对策:
1.改进零件结构。
2.切口处增加工艺留置,使切口与切口接合,弯曲后再切断。
钣金加工折弯、压铆、焊接等一系列处理工艺知多少?江门东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东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旗下钣金事业部,公司位于华侨之乡广东江门,是华南地区大型钣金加工厂,专注于钣金加工行业十余年,钣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配套商。公司在江门市棠下镇设有分厂,从事激光切割来图来料加工,拥有自己的钣金加工生产线,喷涂线、组装线和工程团队。能够完美胜任各种钣金产品的加工或者成品OEM,真正做到从设计定制、加工生产、到成品装配、售后跟踪的一站式服务。
(注:本文来源互联网,由江门东正整理发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